(捷克的麵包)


一直以來,我就不是個嗜吃蛋糕或麵包的人,如果真的要選擇,大概只會讓馬芬和布朗尼有機會進到我的胃裡面。但之前曾經有一個月,我竟嘗試了4家以上的新麵包店,甚至拿麵包當主餐來吃。而且皆無意識到自己,每次托盤上堆疊著的種類,竟是過去我眼神絕不會停留超過5秒以上,如果有超過,一定是買給我爸的歐式麵包,或者是雜糧。

那天,當我拿起可頌,我突然想著,Why?我改變的原因是什麼?

想減肥?不,只要是麵包,大量卡路里就會跟隨著(當然,可頌的例子可能很不適當,它本來就很油)

健康導向?只吃麵包,大概只會獲得澱粉類的營養(當然,還有脂肪…)

年紀大了?這,我怎麼會承認!

 

瞬間,一個想法突然閃過。會不會,是跟過去某個美好經驗有關呢?

於是,我回想起捷克的蜜月行

 

在歐洲飯店的早晨,沒有美而美,所以不會有我最愛的美式早餐。我們總是盛著兩塊熱騰騰的歐式麵包及硬度剛好的奶油,以它們軟Q的口感,配著一杯現煮的咖啡或紅茶,開啟了浪漫又慵懶一天。

麵包的好吃與否固然重要,但也許是那氛圍才是改變的契機。

三層琳瑯滿目的花式糕點,讓我聯想到女人們下午茶聚會,吱吱喳喳的好不熱鬧。但,一壺溫潤的紅茶,再加上幾片發酵美好的切片法國麵包,一人或兩人的午後,無須過多言語,卻也可成自成一幅有閑靜之美的畫作題材。

也許,只是想讓心靈及腦袋淨空。

也許,只是想隨意地翻閱雜誌。

也也許,就只是想品嘗獨處或不受干擾的兩人時光。沒有手機、電腦,或任何要充電的3C產品,只有奶油是附加的,隨你喜好塗抹之。 

原來,這就是我後來愛上歐式麵包那極為隨性的原因啊!

當然,悠閒的回憶下,還是要來穿插一下工商服務時間

 

之前吃的四家分別是從法國遠道而來的PAULMaison Kayser(梅森凱瑟),以及國人自創的野上麵包及樂田麵包屋。

最讓我驚豔的是MK及樂田,當然,「MK」真是貴上許多,但口感紮實,即使隔夜吃也依然美味

PAUL」我就覺得極為普通了,同樣來自法國,在台名聲比「MK」大上許多,但也許是期待過高,它的可頌讓我頗為失望,剛買回家,外皮就已經失去酥脆的口感,而那正是可頌的精髓之一啊;

「野上麵包」是吳寶春師傅指導因而有名,"不錯吃"之外,倒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,只記得價格也不算親民,且讓我特別想試試吳師傅自己開的麵包店是否更值得期待;

CP值最高的,尚屬「樂田」,在中正紀念堂站附近,拜訪老師的某天下午偶遇即愛上它。那天下午,啃完一整個日式紅酒麵包後(而且是在午飯過後…)竟覺未滿足,其帶有淡淡葡萄及紅酒香的麵包體,再加上佈滿著蔓越莓及狀似南瓜子的酸甜香脆,口感層次相當豐富。雖然不似傳統歐式麵包那般紮實,但仍鬆軟帶勁,烤的恰好的表面,帶點菠蘿麵包的香酥也加分不少。可以說是結合了歐式麵包的彈牙以及台式麵包香氣的佳作,而且少了日式麵包常有的多餘點綴,這點也正合我心。 

重點是,隔天吃了可頌,比「PAUL」好吃多了,只是美中不足的是,它是改良版的可頌,所以跟我心裡那點小小的記憶氛圍是有點出入的。 

不過最近為了體重及胃脹氣著想,已大量減少攝食麵包的機會了,只能在麵包店窗外默默的觀望及想像著…。

 

如果各位看倌們還喜歡我的文章,可以幫我分享及推一下喔!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Mandy的後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